趵突泉丨从最基本的事做起
点击上方绿标 收听音频
有一个人的书,毛泽东看了一辈子。
有一个人的书,蒋介石看了一辈子。
历史是调皮的,总是会安排一些让人回味无穷的巧合。
让毛泽东和蒋介石一辈子都在研究的人,其实是一个人。
这个人叫:曾国藩。
毛泽东年少时说:独服曾文正。
蒋介石年青时说:只服曾文正。
都服一个人。
都读一本书。
但读出来的世界却不同。
2016年3月中旬,在新泰金斗山,工作之余读曾国藩,还把一些关于做事的感悟与大家进行了分享。
今天,翻出来旧时文稿,仍感到有点意思。
我写的东西历来是开放的,虽无甚价值,但这些年,无论走到哪里,如有人需要,从来都是毫无保留地给他们。只要对他们有点用,心里总是高兴的。
曾国藩曾在日记里讲到“治事之四类三端”,就是谈怎么做事的。
在曾国藩眼里,事分“四类”:一曰兵事,就是带兵打仗的事;二曰饷事,就是吃喝拉撒睡等后勤保障方面的事;三曰吏事,就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事;四是交际之事,就是协调内外关系的事。
而要办好这四件事,有三个基本的方法,即所谓“三端”:一曰剖析,二曰简要,三曰综核。
这三组词,六个字,是把事做好的关键要害。
先来看“剖析”。
剖析者,如治骨角者之切,如治玉石者之琢。每一事来,先项剖成两片,由两片而剖成四片,由四片而剖成八片,愈剖愈是绝,愈剖愈细密,如纪昌之视虱如轮,如庖丁之批隙导窾,总不使有一处之颟顸,一丝之含混。
《诗·衞风·淇奥》记载:“骨曰切,象曰磋,玉曰琢,石曰磨。”古时工匠制作骨器、牙(角)器、玉器、石器时,通常用切、磋、琢、磨的方法。“切磋切磋”“琢磨琢磨”就这么来的。
我们每去做一件事,就要像过去工匠切磋骨角、雕琢玉石那样,先把它剖成两片,再由两片剖成四片,再由四片而剖成八片,越往下剖,越有形,越细密,越精致。就好比纪昌“视虱如轮”、庖丁“批隙导窾”,不能有一丁点的糊涂马虎,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模糊不清。
纪昌“视虱如轮”,出自《列子·汤问》。
纪昌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善射之人。当初跟老师学射箭,老师说,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,再来找我。
纪昌回去跑到他妻子纺织机下面躺着,天天盯着那个梭子看。练了好几年,梭子都要戳到眼眶了,他也不眨眼。
他就高兴地去找老师,说“看东西不眨眼”我练成了,您可以教我了。老师说,这还不行,你回去练把小物体看成大东西,看细微的东西就像看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,再来找我。
纪昌回去拿牛毛拴了一个虱子,放在窗户上,离得远远的盯着这个虱子看。又练了好几年,虱子在他眼里和车轮子一样大。然后搭弓射箭,结果这支箭直穿虱子,牛毛还没断。
他又去找老师。老师说,你已经练成了。
庖丁“批隙导窾”,出自《庄子》。
庖丁,不是人名。丁是名,庖是职业,就是一个叫丁的大厨。
丁大厨去给梁惠王表演宰牛,技法很高明。梁惠王大加赞赏,问这个手法是怎么练出来的。
丁大厨讲,其实一开始我看这个牛和大家一个样,看牛就是牛,一头整牛。
但我没有停留于此,而是每一次宰牛的时候,都去研究它的内在结构。
三年之后,我再宰牛,看一头牛已经不是原先那样了,而是看到了牛内部的肌理筋骨。
这我还不满足,继续用心去琢磨其中更深的奥妙。现在,宰一头牛的时候,我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触,而不是用眼睛去看。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,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,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,这就是“批隙导窾”。
丁大厨说,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,因为他们是用刀子去割肉;技术一般的厨工每个月要换一把刀,因为他们是用刀去砍骨头;而他一把刀用了十九年,宰牛数千头,刀口依旧和原先一样的锋利无比。
看到这里,大家是不是感到这个道理有点眼熟。
比如,有人说,写材料分三个阶段。第一阶段,看山是山,看水似水;第二阶段,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;第三阶段,又回到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了。
世间的真理,都是相通的,普遍联系的,无论时光流转,无论做人、做事、做文章。
再来看“简要”。
简要者,事虽千端万绪,而其要处不过一、二语而已。如人身虽大,而脉络针穴不过数处,万卷虽多,而钩元提要不过数句。凡御众之道,教下之法,易则易知,简则易从,稍繁难则人不信不从矣。
我们要做的事情,可以说是千头万绪,但细细梳理,其最紧要的地方,不过一两处而已,用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。
就如同人的身体虽大,而脉络穴位不过就那么几处;书虽然很多,但每一本书的纲要和精微之处不过就那么几句。
我们管理部属,讲道理,教方法,容易的东西就便于知道、掌握,简要了就便于去遵从、去干;如果把它弄繁杂了、搞难了,反而会导致他们不信从、搞不懂、干不明白,更谈不上什么精细精准落实了。
所以,我们平常写材料、讲话、授课,尽量不要高深莫测、云里雾里,说很多正确的废话。要多写一些让人一看就明白的文章,多讲一些让人一听就懂的话。接地气才会更有生命力。
所以,我们抓工作落实,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,要盯住要害,找准规律,抓住关键,纲举而目张,这样才能事半功倍。
很多事情,本身不复杂,是我们把它想复杂了,然后人为地去搞复杂了;又有很多事情,看似很复杂,事实上,剖细它,看透它,其实很简单。
第三看“综核”。
综核者,如为学之道,既日知所忘,又须月无忘其所能。每日所治之事,至一月两月,又当综核一次。军事、吏事,则月有课,岁有考;饷事,是平日有流水之数,数月有总汇之账。
综核,就好比做学问的道理,我们每天都要去把学到的知识回顾一下,防止学过了就忘了,还需要每个月都归纳整理一下,看看这些学到的知识对自己的才能有何增益。
每天所做的事,过一、两个月,就要进行系统梳理,查漏补缺,总结经验教训,用以指导后面的工作。带兵也好、用人也好,每个月都要进行授课辅导、指导帮带,每年都要进行综合考核。财务上的事,每天都要记流水账,隔上几个月就要进行汇总核对。
总结、考核的道理很简单,也都在做。怕就怕在走了过场,流于形式。
我始终认为,基层的同志最可爱、最辛苦,绝大多数人都想干事、干好事、干成事,混日子的是极个别,这也是当前整体安全稳定大局的根本支撑。只是由于受年龄、阅历、经验等方面的制约,往往是有激情,缺些思路;有干劲,缺点招法。
新《纲要》把经常性工作调整成了“四类”,曾国藩的“治事三端”对我们抓落实,还是有很多借鉴意义的。
抓经常性工作,从哪抓起?
就是从最基本的事抓起!
形象地说,就要把一日三餐给做好。
一日三餐里面,你得先会做家常菜,家常菜做好了,再去研究特色菜,形成你的硬菜。
比如说,最基本的主食——馒头。馒头是天天要上、天天要吃的,我们不能连馒头还没学会做好,就整天琢磨着怎么做花卷,怎么包包子,怎么做馅饼,怎么做蛋糕、烤蛋挞。
有的人会说,蒸馒头不简单吗。但你真正研究过吗?“简单”其实“不简单”。
做馒头,最起码你得知道,是用高筋面粉,还是用低筋面粉,或是用混合粉;面粉是用冷水和,还是用温水和;是和的干一点呢,还是和的稀一点呢;用多少酵母粉,发酵多长时间合适呢;发酵完了得揉,怎么才能把馒头揉的劲道呢,吃起来有嚼劲、有层次感;揉出来要不要醒一醒啊,醒多长时间;醒完了上笼蒸多长时间,等等。把这些东西研究透了,把握好了,才能蒸上一锅好馒头。
把蒸馒头这个最基本的事研究透了、做好了,再去琢磨怎样调剂好主食,怎么变换花样。
抓工作,也是同样的道理。纲要规范的基层四项经常性工作,共有25条,条条都进行“剖析”“简要”“综核”的深加工,工作自然就会抓在手上、抓而得法、抓出成效。
武警聊城支队“十年磨一剑”,把经常性工作剖细了抓,把简单的事情精致地做,把平凡的日子精彩地过,被表彰为全军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,做法值得学习借鉴。
从最基本的事做起,还有个境界问题。
王国维有一个很著名的论断叫:“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境界。”
第一层境界:昨夜西风凋碧树。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
“昨夜西风”,已经过去,就不要再去抱怨;“凋碧树”,是现实,这问题,那问题,不可回避,必须正视;“独上高楼”,才能看得清、看得远;“望尽天涯路”,望来望去,路其实早就在那里,就是从最基本的事做起,按纲要建,按条令管,按大纲训。
第二层境界: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
我们的伊是谁?一个是“一日三餐”,就是经常性工作;另一个是田间地头,基层一线,落实末端;再一个是基层官兵,基层至上,士兵第一。如果整天为这三点而消瘦、而憔悴,却始终任劳任怨、无怨无悔,那怎么会抓不好工作呢?
第三层境界: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。
首先,要千百次的去追寻,滴水穿石,聚沙成塔,不去干,光空想,什么都不会有;其次,要经常回过头来看看,一切向前走,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;第三,要静待花开,心思聚集了,精力倾注了,功夫下到了,自然会水到渠成。
王国维还有一句话,知晓的人却不多,即:“未有不阅第一第二阶级而遽跻第三阶级者。”如果不经历第一、第二层境界,你是不会进阶到第三层境界的。登泰山也是如此,如果不是从山脚下,一步一个台阶攀登上去,而是坐车到中天门,然后再坐索道到南天门,你是永远也体会不到“一览众山小”那种胸怀和境界的。做人、做事、做文章均是如此。第一层容易,第二层靠坚持,第三层很难,难就难在艰辛历程,难就难在回望初心,难就难在悟道得道。
那年,在金斗山呆了一个星期。去时,山上的桃花含苞待放;走时,仍未盛开。
自然有自然的章法,做事有做事的章法。
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,才是最根本的“道”。
曾国藩日记里还记有:“古人修身、治人之道,不外乎前此所见之勤、大、谦” 。
身勤、心大、人谦,时时儆戒,去恶臻善,一生成就!
END
●泉涌,上奋,声雷!“趵突泉”专栏即将上线,期待您的不吝赐稿!
●第一期,第二期,第三期,第四期,第五期,第六期,第七期,第八期,第九期,第十期,第十一期,第十二期,第十三期,第十四期,第十五期,第十六期,第十七期,第十八期,第十九期,第二十期,第二十一期
(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,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,转载请联系授权)
总监制:周显喆
监 制:李庆领 王宜海
主 编:杨一鸣
编 辑:石 江
校 对:杨 洋 邵光亮
投稿邮箱:sdwj_new@163.com
小编微信:love1396722561